近日,国内知名游戏开发商游戏科学官方宣布《黑神话》系列新作《黑神话:钟馗》,并上线预告片。一时间,很多人对这位能辟邪、驱鬼、招财、斩五毒的中国神话与道教信仰中的神祇,产生了浓厚兴趣。古籍阅读应用“识典古籍”App便成了人们多角度了解钟馗的渠道。据了解,“识典古籍”App中与钟馗相关的文字记录有104处。这些文字记录,从多方面还原了历史中的钟馗。
“识典古籍”App上的“钟馗”词条搜索结果。(图/“识典古籍”App)
关于钟馗,有一个被各种古籍反复提及而且在民间具有广泛知名度的故事:唐玄宗梦钟馗。在“识典古籍”App上找到的最早版本,出现于晚唐卢肇所写的《唐逸史》中。在开元元年(713),唐玄宗染病,梦到了小鬼,忽一大鬼前来“救驾”,抓住小鬼先挖出它的眼睛,然后撕开身体吃了下去。大鬼告诉皇帝“臣是终南山进士钟馗”及自己的故事。唐玄宗梦醒,疾病立刻痊愈,遂召见吴道子画下梦中钟馗的模样。
《唐逸史》所记载的这个小故事被命名为“梦钟馗”,收录在南宋时期《新编古今事文类聚》。与卢肇几乎同一时期晚唐文人周繇,也写了一篇关于梦钟馗的《梦舞钟馗赋》,只不过把吃小鬼的情节改成了钟馗跳舞驱邪。紧接着,《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又收录了一篇“画钟馗”,摘自五代时期的《野人闲话》。
梦钟馗和画钟馗是“识典古籍”App里收录的最早的钟馗故事。这两个故事都在后世古籍中多次出现,有时还会有更多新信息。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记录了吴道子画作中的题记,也新增了情节。吴道子绘画后,皇帝不仅让百官都来看画,还告知天下,规定年末要贴钟馗画像驱鬼驱邪。
《新编古今事文类聚·画钟馗》节选。(图/“识典古籍”App)
关于“钟馗”名称的由来,“识典古籍”App也能找到古籍的相应记载。在明代的《升庵集》中,明代学者杨慎考证,他引用齐人所著的《周礼·考工记》,“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注:终葵,椎也。)”又引用宋代的《金石录》,指出晋宋时期有人以“终葵”为名,后来讹传为“钟馗”。
对此,沈括还有更深入的研究。在《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杂志”门类中,他写到,后魏时期有一个名叫李钟馗的人,隋朝亦有将领乔钟馗、杨钟馗,“钟馗”这个名字由来已久,并非从开元年间才出现,更不是从那时才开始有钟馗画像。沈括还认为,《周礼·夏官》中记载的驱鬼方相氏,因为在傩仪式中“翚终葵,扬关斧”,后世传着传着就变成了“钟馗”。
而作为能斩杀恶鬼的钟馗形象,目前已知最早出现于东晋时期的《太上洞渊神咒经》。这部道教古籍有多个版本,在“识典古籍”App收录的正统道藏本中,记载着“太上遣力士,赤卒,杀鬼之众万亿,执刀缚鬼,钟馗打杀,得便付之辟邪”,大意是钟馗负责将鬼怪打死,之后交给辟邪神处置。
由此,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春秋战国时期,齐人方言中把“椎”叫做“钟葵”。后来它被写进《考工记》,“杼上终葵首”,这个并不好懂的方言词语因此流传开。驱鬼仪式中,驱鬼人手持终葵,被误传为钟葵可以驱鬼,而后又被可用作人名的“钟馗”一词取代。直至唐代皇帝赠送大臣钟馗画像成为岁末时的固定仪式,钟馗正式成为驱鬼象征,不仅有了外貌,还有了身世,后人也据此添加了更多故事。
明宪宗朱见深所绘的《岁朝佳兆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外,在“识典古籍”App的古籍中,还有涉及“钟馗小妹”以及后世在除夕、端午挂钟馗画像等习俗的记载。直到晚清,皇宫依旧会在岁末赏赐大臣钟馗画像。如果从《周礼·考工记》出现的“钟葵”算起,“钟馗”这个称呼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大多数事物早已湮没。幸运的是,还有很多古籍被留了下来,为后人留下了探索历史的可能。
据了解,“识典古籍”App收录了包括《永乐大典》、帛书版《道德经》等在内的超过3万部古籍,并具有原图阅读模式、划线笔记、兴趣分类等功能,不仅适用于专业研究者,也适用于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普通大众。作为一款免费的古籍阅读应用,“识典古籍”App为人们阅读古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分享到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未登录
0/200发布发布全部评论0条
点击加载更多欢迎下载“北京日报”客户端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热门报道换一批推荐阅读换一批精彩视频换一批猜你喜欢滚动北京国内国际北晚社会文娱体坛旅游文史阅读深度产经调查互联网美食北晚健康消费北晚行业北晚网摘网站地图新闻评论深度理论视频图库悦读互联网财经文化体坛科教消费矩阵网摘东城区政府网站西城区政府网站朝阳区政府网站海淀区政府网站丰台区政府网站石景山区政府网站门头沟区政府网站房山区政府网站通州区政府网站顺义区政府网站大兴区政府网站昌平区政府网站平谷区政府网站怀柔区政府网站密云区政府网站延庆区政府网站市人大市政协市监察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政府办公厅 市发展改革委 市教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民族宗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生态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审计局市政府外办市国资委市广播电视局市文物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人防办市信访办市知识产权局市医保局 京报媒体矩阵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商报音乐周报新闻与写作北京日报客户端长安街知事艺 绽北晚在线北京深读空间关于我们 京报集团京报移动传媒北晚在线版权声明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千龙网今日头条百度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爱奇艺优酷
Copyright ©1996-2025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9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4054880号-1
主管: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京报移动传媒有限公司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黑神话:钟馗》公布,“识典古籍”App:“钟馗”源于谐音梗?北青网科技2025-08-28 15:39
专注报道您想看的新闻
长按二维码查看文章详情
点击下载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未登录
0/200登录发布全部评论0条
点击加载更多账号登录短信登录请输入手机号
鼎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